公车改革应该体现一个“公”字

发布时间:2014-07-29 18:20:24  |  来源: 中国行业网

  按照新方案,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,取消一般公务用车。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,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。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、处级800元、科级及以下500元。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%,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%。(7月29日人民网)

  在任何一项改革出炉时,都会触碰到每一个人的神经,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。而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举措,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即或有些阵痛,也终将被时间消融。公车改革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、讨论的焦点。新的车改方案出炉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?补贴多少合适?各地“一把手”是否保留用车?如何规避既拿补贴又坐公车现象的出现?影响农村工作吗?等问题层出不穷,许多问题确实值得考虑和研究。

  笔者认为,公车改革,首先应该体现一个“公”字。体现了“公”,即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、矛盾和不满。公开,就是要将各地按照中央规定改革的结果公布于众。让所有干部、群众知晓、监督,并提出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,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,使其更趋规范、合理。公平,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的成果,而不是让他们只有“忿忿不平”。公平,并不是人人绝对平等,车改公务交通补贴都拿一样多,这样反而不公了。比如,出差、下乡多的部门和单位,就该适当提高;边远地区和乡镇,就该适当提高;特殊行业、人员,就该适当提高。公正,就是要在公平的基础上,“一碗水再端平”。也就是再平衡,不能完全按级别一刀切。例如,同是科级干部,有的基本不需要出差和下乡,这样的单位补助就可以适当低些。总之,改革体现了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这“三公”,就会让“三公”经费彻底降下来。

  体现了“公”,就不应该有“私”,也不应该“公”、“私”并存。即“一把手”也要纳入改革,否则,将产生新的不公。一项好的制度还怎么贯彻?公车改革在体现“公”字的同时,监督机制也必须跟上,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监督都应规范、有力。有了良好的监督机制,有了“一把手”带头,公车改革才能真正体现一个“公”字,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。

热点

 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式 - 版权声明 - 招聘信息

Copyright@1999-2017 www.aahy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023652号-1

联系网站:hangye558@163.com    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123777.net.cn